政策资讯
被热抢的“一带一路”标签:福建定位海丝建设核心区
今年“两会”,“一带一路”是个热词。
3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2015年要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。加快互联互通、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。
在此前结束的地方“两会”,31个省份无一例外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提出要参与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战略。这种热度,一直延续到了今年的全国“两会”。积极为当地贴上“一带一路”标签的,除了福建、海南等传统热门区域,山东等省份也都亮明了关联身份。
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告诉早报记者,丝绸之路是一个代名词(象征),是中国跟国际进行经贸往来的开放战略。从广义理解,“一带一路”就是国家提出的大政策,各地希翼参与其中,发挥各自优势,都可以制定以及争取各自的目标和定位。
福建定位海丝建设核心区
3月8日,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福建代表团驻地对媒体先容,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(海丝)核心区,要从加强互联互通、深化多元贸易往来、推进海洋合作、推动人文密切交流等四个方面努力,发挥侨资侨力,全方位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。
尤权认为,虽然欧美等传统国际市场对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,但随着“一带一路”等战略的实施,福建扩大进出口、推动企业走出去仍有巨大潜力。
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告诉早报记者,在国家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中,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,泉州被支撑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,泉州还和福州、厦门、平潭一道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城市。
除了海上丝绸之路,福建还将迎来自贸区的政策叠加。
黄端说,在福建自贸区的建设方面,三个片区分别有各自的定位。福州片区在“一带一路”上做重要支撑,借助“海丝”门户地位打造成为中国对东南亚(东部沿海)的对外窗口;厦门主推现代服务业,打造东南航运中心;平潭的定位是对接台湾。这都属于先行先试的部分。
据黄端透露,目前福建正在制定“海丝”核心区的实施意见,方案还在制定中。他表示,福建应通过“一个枢纽、六个平台和三个基地”建设,发挥泉州、福州、厦门、平潭“一区三点”龙头引领作用,漳州、莆田、宁德、三明、龙岩、南平“三港三地”腹地支撑作用,以陆上、海上、海外“三个福建”为载体,统筹经贸发展。
东方早报